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农民和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利用使用辐照的好处来开发新作物品种和满足农民需求:更高产、稳产且能够抵御疾病和气候变化的高质量植物。
由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牵头的一项倡议正在将该地区的专家聚集在一起,以相互支持,并相互借鉴彼此的研究、育种和种植成果。
“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有记录的作物品种中,突变育种的占了近2000个,”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粮农核技术联合计划的植物育种和遗传学科科长Sobhana Sivasankar说,“植物突变育种网旨在这一成功的基础上扩大已取得的优异成果。”
在迄今推出的使用诱变技术的826个水稻品种中,有699个源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其中仅来自中国的就有290个。在中国利用第二广泛、种植面积超过360万公顷的小麦品种就是采用突变育种技术开发的。欲了解更多关于核技术对中国农业领域的贡献,请阅读本文。
植物突变育种网旨在提高整个地区作物突变育种的效率。这包括从加速发现植物中更优良特性,到推进快速育种技术以获得改良特性,以及促进农民获得改良种子。“最终目标是通过地区合作和知识与技术交流确保粮食和营养安全并改善生计,”Sivasankar说,“我们的专家随时准备便利和促进这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