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过开发革新型反应堆技术利用核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行动是昨日 气候变化与核电作用国际会议 期间举办的一次活动的焦点。中国处于核电发展的前沿,在装机容量和在建反应堆数量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原子能机构 动力堆信息系统,中国有48座核动力堆在运和九座在建。中国是为实现2016年“巴黎协定”规定的限制全球变暖的目标而将核能连同可再生能源纳入其国家自主贡献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正在通过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在内的能源扩大其低碳能源能力,计划到2020年拥有至少53吉瓦(电)的核电装机容量。
“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克俭说,“2018年,中国的核发电量为286.5太瓦时,占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的15.83%。”这相当于避免燃烧8824万吨标准煤和排放2.3亿吨二氧化碳、75万吨二氧化硫及65万吨氧化氮,他补充说。
核电目前提供了中国约4%的电力。然而,作为中国计划到2030年利用非化石能源生产20%电力的一部分,核电份额预计在今后十年将上升至10%。
除了扩大核电容量外,中国还在开发新的反应堆技术和探索扩大核能的非电力应用潜力,包括区域供热和海水淡化。
一项这类技术是称为“球床模块式高温堆”的新型反应堆设计,这是一种高温气冷堆。与目前部署的采用水冷的设计不同,球床模块式高温堆由氦冷却,温度最高可达到750摄氏度。
“采用第四代技术的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已取得稳步进展,这种反应堆将能够进行水解制氢和提供高温工艺热,”张克俭说,“我们最近还完成了泳池式低温供热堆DHR-400的初步设计,这种反应堆可用于区域供热。”
ACP-100小型模块堆设计工作也在顺利进行,他补充说。小型模块堆比传统核反应堆小得多,也更加灵活,可以部署在电力需求较小的偏远地区。
中国也在支持其他国家的核电计划发展,帮助它们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阅读 此文,更多地了解该计划和原子能机构的作用。
“核电几十年来一直是低碳电力的来源,利用其业经证明的能力可帮助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负责核能司的副总干事米哈伊尔·丘达科夫说,“作为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中国认识到核能能够帮助应对环境问题,同时也在为中国的经济做出贡献。”
来自70多个国家的500多人出席的本周会议探讨如何利用核能缓解气候变化的一系列专题,包括实现气候指标的能源政策和加强核能部署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发言者包括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专委)主席李会晟和联合国经济及社会事务部(联合国经社部)部长刘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