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安全评审组(OSART)

保守的设计、精心的制造和健全的建造是核电厂安全运行的前提。原子能机构运行安全评审组计划协助成员国加强其核电厂在调试和运行期间的安全,并将真实的实践与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进行比较。

核装置安全取决于几个因素,例如:有能力的管理、健全的政策、程序、过程和实践;调试和运行人员的胜任力;健全的事故管理和应急准备;以及充足的资源。运行安全评审组计划在评定设施的运行安全实绩中考虑上述及其他因素。

在运行安全评审组工作访问期间,由国际专家组成的小组对某个核电厂的运行安全实绩进行深入审查。他们审查影响安全管理和人员绩效的各种因素。运行安全评审组工作访问的重点是确定电厂运行与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概述的要求之间的差距。

尽管运行安全评审组评审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但专家评审人员也查找安全文化和组织方面的问题。评审的范围由原子能机构与接受评审的单位商定,可利用以下15个评审领域:

  • 安全领导和管理;
  • 培训和资格认证;
  • 运行;
  • 维护;
  • 技术支持;
  • 运行经验反馈;
  • 辐射防护;
  • 化学;
  • 应急准备和响应;
  • 事故管理;
  • 人-技术-组织互动;
  • 长期运行;
  • 调试;
  • 从运行到退役的过渡期;
  • 利用概率安全分析进行电厂运行安全改进。

运行安全评审组工作组对照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对接受评审的核电厂运行安全作出客观评定,并将结果提供给东道国和相关机构——电厂和电力公司管理层、监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该评审不是对国家法规和标准的监管检查或审计。相反,它们是在工作层面对经验和实践进行技术交流,旨在寻找机会加强接受评审的核电厂的计划、程序和实践。评审的方式包括人员访谈、文件审查和实地考察,以观察电厂状况和符合预期情况。

运行安全评审组工作访问根据成员国的请求开始,并进行周密规划。大约在工作访问开始一年前,原子能机构与电厂管理层会晤商定工作访问的范围、时间表、资源和必要的后勤安排。

工作访问本身持续3周。访问结束时,运行安全评审组为电厂管理层起草一份报告草案供审阅。经核准的报告在访问结束后3个月内发布,原子能机构鼓励所有接受评审组织将上述报告公开。在运行安全评审组工作访问结束后大约18个月,将进行一次后续工作组访问。在此次访问期间,由3名或4名成员组成的工作组对初次评审中的问题解决所取得的进展作出评价。

后续工作组确定电厂对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并把这些情况纳入工作组访问最终报告中。最近的经验表明,到后续工作组访问时,工作组意见和建议的95%以上已得到落实或已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运行安全评审组访问工作组由多学科的国际专家小组组成,其中包括每个评审领域的1名评审人员(主要是来自核电厂同行,也有来自监管机构或技术支持单位的同行)、来自原子能机构1名组长和1名副组长。

原子能机构新出版物:核电厂调试导则 (英文)

保持互动

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