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时刻保持警惕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全球应对人畜共患疾病记录

Michael Madsen

通过粮农组织和原子能机构提供的培训班,塞拉利昂兽医科学家学习如何利用核衍生技术捕捉、取样和诊断可能传播病毒的蝙蝠。(图/国际原子能机构Laura Gil)

2005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暴发了一系列非洲猪瘟疫情之后,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的Gerrit Viljoen到访了金沙萨郊外的一个养猪场。Viljoen在那里对当地科学家进行疾病取样技术培训,并为他们应对潜在疫情做好准备。他所目睹的一切仍然困扰着他。

在戏剧性的三天里,引起该疾病的高度传染性猪病原体席卷了整个农场,造成所有5000头猪死亡。非洲猪瘟的暴发及其对生计造成的破坏是悲剧性的,幸运的是,它只在猪身上传播,不会感染人类。但并非所有的动物疾病都是如此。当今许多最具传染性和致命性的传染性疾病中有十分之七源于动物。我们称之为人畜共患疾病。

通过提供培训、设备、化学试剂和技术专门知识,原子能机构与粮农组织合作,帮助控制了世界上一些最危险和最具破坏性的疾病,包括新冠肺炎。在防治寨卡、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裂谷热、禽流感、布鲁氏菌病和埃博拉等人畜共患疾病的一系列努力中,应对当前持续流行的新冠肺炎是原子能机构的一项最新工作。

核科学拯救生命

2013年末,史上最严重、最广泛的一次埃博拉疫情暴发。埃博拉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传播,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迅速扩散。2014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宣布该地区埃博拉疫情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该病毒造成11 000多人死亡,占感染者的40%。当局设法控制了疫情,挽救了数万人的生命。

原子能机构早在2012年就随时警惕可能暴发的疫情,在获悉中非和东非发生埃博拉疫情后,开始提供支持。在西非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时,原子能机构已经编制了基本材料和方案来帮助识别埃博拉病毒株,这是控制埃博拉病毒的第一步。原子能机构和粮农组织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南非等国家以及世卫组织等国际合作伙伴一起,帮助验证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见第8页信息图表),提供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专家。

现任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粮农核技术联合中心动物健康和生产处处长Viljoen说:“我们的培训不仅仅是如何获得准确的聚合酶链反应测试结果;我们还对所有医疗和兽医人员进行了个人防护装备培训,以确保所有相关医生和科学家在应对埃博拉病毒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虽然导致西非陷入停滞的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但原子能机构仍在追踪埃博拉疫情,目前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开展工作。

“埃博拉的威胁还没有消失,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埃博拉病毒库和病毒宿主,如某些蝙蝠物种,来监测埃博拉的威胁,并在未来暴发疫情之前采取行动。”Viljoen说。鉴别该疾病新毒株并分析死亡率、传播性和传染性,将在处理该疾病和阻止未来暴发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在疫情暴发前抢先一步

同样,禽流感病毒株H5N1和其他相关毒株,如H5N8和H5N6,对世界各地的家禽和人类构成持续威胁。源于亚洲但由候鸟携带,这种有时对人类致命的人畜共患疾病有可能出现在其他地区,包括欧洲和非洲。2017年,它袭击了乌干达。

不明原因的鸟类死亡事件开始出现在乌干达西部地区,在该国的请求下,原子能机构派出了一个应急响应小组进行调查。“我们已经在追踪H5病毒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传播情况,我们怀疑它可能很快出现在这一地区。当这些鸟类开始死亡时,我们认识到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联合中心动物生产和健康实验室主任、国际禽流感研究专家Giovanni Cattoli说。

原子能机构利用鸟类羽毛和粪便中天然存在的稳定同位素来确定水禽在迁徙过程中去过哪些地区。原子能机构将这一信息与确诊的H5病例数据联系起来,追踪鸟类在从中国到俄罗斯、欧洲和非洲的迁徙中的感染。检测结果证实禽类死亡是由H5N8毒株造成的。在原子能机构的支持下,乌干达当局得以迅速采取行动,处理鸟类尸体,并采取措施减少人类和牲畜接触该疾病。

Cattoli说:“检测禽流感的速度越快,就可以越快地努力限制家禽和人的接触”。后来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发现了这种疾病,2021年初,在原子能机构的支持下,塞内加尔确认并控制了禽流感疫情。及早发现人畜共患疾病疫情是原子能机构工作的一个日益重要方面。去年,原子能机构启动了“人畜共患疾病综合行动(ZODIAC)”项目。通过系统和综合的方案,“人畜共患疾病综合行动”加强了各国检测和应对人畜共患疾病暴发的准备和能力(详见第6页)。

2016年,喀麦隆兽医科学家利用核衍生技术发现H5N1禽流感疫情。在采取卫生措施、对感染动物进行扑杀、对农场进行灭菌消毒和停止鸡肉贸易后,疫情结束了。

 

保持互动

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