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机构收集并最新发布的 2023 年核电数据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全球达成新共识以加快部署核电之际,这项清洁能源技术正处于十字路口。
根据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向动力堆信息系统(原子能机构公开的综合性核电数据库)提供的运行数据,与2022年相比,去年的核电发电量增加了2.6%。根据原子能机构最新发布的两份年度出版物《世界核动力堆》(《参考数据丛书》第2号)和《成员国核电站运行经验》(OPEX)中的数据,去年核电继续占全球电力的近10%,并占所有低碳电力的四分之一。
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生产国,其次是中国和法国。中国在新建项目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正在开始五个反应堆的建造工作。数据显示,启动核电国家埃及开始建造其第二座反应堆,这表明全球反应堆接近满负荷运行,容量因子中位数为88%。虽然在白罗斯、中国、大韩民国、斯洛伐克和美利坚合众国有核电厂新接入电网,但在比利时、中国和德国有反应堆被关闭。
2023年的数据是在全球对核技术的雄心日益增长,而反应堆群却日益老化的背景下发布的。超过三分之二的反应堆已有至少30年的历史。2023年12月,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第28届会议)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198个签署国在历史性的首次“全球盘点”中呼吁加快部署包括核电在内的低排放能源技术,以实现深度和快速的脱碳,特别是在工业等难减排的部门。此外,在“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第28届会议上,20 多个国家承诺努力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核电容量增加两倍,达到净零排放。
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表示:“原子能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核反应堆仍然是低碳电力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来源”。“但同样明显的是,我们将需要延长现有反应堆的寿命,用新的设施取代即将退役的设施,并增加大量新的容量,这样才能实现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目标。”